《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實施6年之后,電能替代再出新政。
近日,國家發(fā)改委、國家能源局等10部門聯合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新版《意見》)明確,“十四五”期間,進一步拓展電能替代的廣度和深度,努力構建政策體系完善、標準體系完備、市場模式成熟、智能化水平高的電能替代發(fā)展新格局。到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
與6年前國家發(fā)布的《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相比,電能替代不斷挑戰(zhàn)“深水區(qū)”,新增了建筑領域、農業(yè)農村、科研創(chuàng)新、用戶靈活互助和新能源消納等領域,工業(yè)領域電能替代提及了大量高耗能產業(yè)。
在業(yè)內受訪人士看來,新版《意見》直面當前電能替代工作面臨的難題,為實現終端能源的低碳化和清潔化提供了堅強的政策保障,但電能替代大規(guī)模應用仍需相關各方聯合推動。
電能將主導終端能源消費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隨著電能替代工作的深入推進,終端用能環(huán)節(jié)基本實現了“易替代盡替代”,企業(yè)對電能替代滿意度很高。以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為例,早在2020年,全縣10余家鑄造企業(yè)已全部淘汰燃煤冶金爐,年替代電量5000萬千瓦時。保定維爾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海軍對記者表示,“公司已陸續(xù)把燃煤鍋爐更換為冶金電爐,只需考慮電爐建設初期成本,電能替代后,熱轉換效率高、操作簡便,利用夜間谷段熔煉鐵水,成本費用降低3萬元/噸?!?br/>
樂元能蘇州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陸鋒告訴記者,“10年前從事電能替代時是發(fā)怵的,如今推廣電能替代不再舉步維艱。我們的產品可以幫助企業(yè)節(jié)約用能成本70%以上,有需求的企業(yè)不再抵觸電能替代?!?br/>
記者采訪了解到,我國終端能源品種結構方面,電氣化水平持續(xù)提升,電能逐步成為最主要的能源消費品種。據不完全統計,僅國家電網公司已累計推廣實施電能替代項目39萬余個,替代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
國網能源研究院研究顯示,2025年前電能將取代煤炭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主導地位,2050年電氣化率超過50%,2060年電氣化率有望將達70%。隨著工業(yè)、建筑、交通等各領域的電氣化、自動化、智能化發(fā)展,以及清潔電力供應在經濟和環(huán)境方面的優(yōu)勢逐步顯現,2025年以后,電能替代進程會加快,2035-2040年電氣化率增幅達到最大。工業(yè)部門電氣化率穩(wěn)步提升,建筑部門電氣化率最高,交通部門電氣化率增幅最大。
用電高負荷增加電能替代難度
采訪中,多位業(yè)內人士提到,在電力供需分析與電力規(guī)劃建設中,要充分考慮電能替代用電需求,尤其是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預計達到30%,將給電力保供帶來巨大挑戰(zhàn)。
“迅猛推動電能在工業(yè)、交通、建筑農村等終端領域消費,在實際落地過程中將對電網發(fā)揮好樞紐平臺作用提出更高需求,迫切需要電網規(guī)劃、建設、調度、運維等各方面跟上節(jié)奏,電網安全可靠運行面臨著較大壓力?!眹W保定市順平縣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郝友誼對記者直言。
對于電網面臨的壓力,一位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坦言,部分電網發(fā)展與能源轉型需求還不適應,公司配網基礎薄弱、外破風險增多,對新能源接入以及負荷增長的支撐不足,與鄉(xiāng)村振興、迅猛發(fā)展分布式光伏、工業(yè)轉型發(fā)展不匹配,能源變革將帶來較大運營壓力?!傲硗猓洜I效益與高質量發(fā)展還不適應,在售電電價低、電量增長慢、經營成本高的背景下,超前的電力投資與不確定的負荷增量將加劇公司經營指標壓力,投資剛性需求與盈利能力不強的‘剪刀差’日益凸顯。”
國網蘇州供電公司電能替代專責朱超群對記者坦言,電力供需形勢變化也會增加替代工作的難度,可能影響企業(yè)實施電能替代的意愿,導致各類電能替代新技術、新產品推廣過程遇阻,企業(yè)對于“氣改電”“油改電”“蒸汽改電”的內生動力不足,會擔心電能替代改造會造成能源供應形式單一,影響企業(yè)生產。相反,企業(yè)若保留其他能源形式,則可以受到較小影響。
記者了解到,從用電負荷增長情況看,工業(yè)在用電結構中占比呈下降趨勢,商業(yè)和居民占比提高,用電負荷峰谷差呈增大趨勢,尤其是空調、電采暖等設施日益普及,顯著推高了最大負荷水平。“雖然早在2013年國家電網公司就提出電能替代的方案,即‘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的能源消費新模式,但考慮用電高負荷,實際推進過程中,我們提出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尤其涉及冬季取暖,要求‘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眹译娋W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一位電力研究人士對記者直言:“隨著產業(yè)結構深入調整、降溫及采暖負荷占比逐漸提升,預計在2040年前最大用電負荷增速將高于用電量增速,疊加電源結構調整等因素,電力平衡將成為電力系統規(guī)劃運行的關鍵制約。”
尋找新舊動能平衡點
業(yè)內人士表示,新版《意見》提出工業(yè)、交通、建筑農村等領域電氣化是框架性的,具體到執(zhí)行落地層面,仍需細化。
在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負責人李潔看來,電能替代推廣落地有三方面的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一是各省市縣要出臺相應的指導意見,對于工業(yè)、交通等領域,要出臺專項的支持補貼政策,構建立體化的政策體系。二是要完善產業(yè)生態(tài),聚合行業(yè)協會、科研院所、設備廠商、服務供應商的力量,繁榮電能替代產業(yè)生態(tài)。三是要搭建平臺,建議由供電企業(yè)搭建電力客戶、設備廠商、服務供應商的供需交易平臺,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提高服務質效,不斷降低電能替代的門檻和實施難度,提升企業(yè)改造的積極性。
張家港威孚熱能公司銷售總監(jiān)王鳳明對記者表示,電能替代的主要成本體現在電力設施的建設改造成本、用電設備的采購成本、改電后的使用成本,落實層面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電能替代的經濟性。他建議,簡化消費端增容手續(xù)和降低電力設施費用,在電能替代過程中國家或地方能夠為用戶在“煤改電”“油改電”方面提供適當的補貼,以抵消客戶購買用電設備的部分成本。
順平縣供電公司副總經理楊立武認為,電能替代步入“深水區(qū)”后,需要政策、標準、市場、企業(yè)等多方聯動形成合力。在各地加大電能替代和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需要國家給予配套政策支持,找準二者的平衡點,才能更好地確保電力可靠供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