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方過,五月的河北雖未及夏至,卻已有堪比三伏天的暑熱。易縣抽蓄電站通風洞施工支洞東南側的西章溝處,正如火如荼推進的壓力鋼管廠建設已初具雛形。反鏟挖掘機的轟鳴聲與施工現(xiàn)場的鼎沸人聲此起彼伏,電焊噴槍的火花四濺與作業(yè)人員的揮汗如雨相輔相成。日上竿頭,場棚內氣溫陡然升高,剛一踏入,令人窒息的悶熱便撲面而來。
“李總,主變洞的供料預算得再調一下……對,一會兒準備好質檢交接,我馬上回去……”大型壓力鋼管制作設備旁,一個身材敦實的男人握著手機從設備調試坑道鉆出來,待起身時鼻梁上的眼鏡已被汗水浸潤得幾欲滑落。待看清剛從上庫趕來的我帽歪垢面的狼狽樣,他忍俊不禁:“臨到中午也不怕中暑,一個小丫頭和我們這些抗摧打的比啥。”他將手中未開蓋的礦泉水遞給我,揮了揮手道:“這里熱,去車里坐一會兒,我在這邊搭把手就帶你去里面參觀嗷…”
接過還散著涼氣的水,我卻覺得眼前這布滿汗水的憨厚笑臉更沁人心脾。
此前竟不知,平日一絲不茍、殊榮滿貫的副經理劉凡武,還自帶消暑的隱藏技能。
慎終如始,屢踐致遠
2005年7月,在結束十日入職培訓后,劉凡武隨著一批新晉“生力軍”一道,在灼灼烈日下從青海趕赴云南小灣水電站。
從西寧到大理,兩千公里跨河越嶺,三天兩夜舟車輾轉,啟程時尚是曙色微明,待三日后落腳時已是日暮西斜。滿目青綠自山路延伸至高聳的峰頂,山谷間遠近相聞的蟬鳴仍在叫囂不休。幾間簡陋的磚房孤零零地坐落在人跡罕至的壩區(qū),在天邊收盡最后一脈霞光時亮起了燈,項目部大門口幾位前輩向他們一行遙遙招手,待靠近后上前幾步不由分說接過他大包小提的行李?;椟S的燈光下,那幾張熱情的笑臉舒緩了他一路的疲沓與內心的落差,他頓覺心里亮如白晝。
小灣水電站是瀾滄江上的第三座梯級電站,作為西部大開發(fā)和“西電東送”工程的重要建設項目,以發(fā)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攔沙及航運等綜合利用效益。入職之初,劉凡武在纜機處擔任技術員,正值項目建設伊始,緊張的工期下超額的工作量成了家常便飯。每日清晨,他5點起床到工地進行纜機架空檢修后,全天十二個小時都駐扎在作業(yè)面上;夜半時分,哪怕已經熟睡,前方一個電話便又把他從床上“拎”到施工現(xiàn)場;高峰時段,他在搶倉號期間為搶修纜機及減速箱,整整三天兩夜無休無眠。“那會兒技術部就我自己忙活,剛入職就能有這種鍛煉機會不容易,累一些無所謂,真本事學得多啊…”
飲食習慣的差異、社交網絡的狹窄、業(yè)務交接的蕪雜……艱苦的生活及工作環(huán)境下,與他同期入職的30名大學生在一周之內便有半數離職,到了年底之際包括他在內僅余3人。入職之初與那群稚氣未脫的年輕人“不興水電終不還”的豪言壯語猶在耳畔,可征程還未過半昔日戰(zhàn)友便相繼退場,他雖滿心失落卻未曾動搖堅守崗位的初衷。“來都來了,要是還沒干出啥起色就著急走,這么長時間的苦不就白吃了。”劉凡武深知半途而廢無疑是前功盡棄,唯有慎終如始才能披堅執(zhí)銳,于是沉淀心緒,日就月將以求竿頭直上。
為破解現(xiàn)場施工各類技術難題,他白天在前線記錄現(xiàn)場運行實況,晚上對照圖紙方案進行技術改造革新。自上班伊始,他就在技術人員緊缺的纜機隊負責技術管理工作,期間先后參與研究的《纜機導向滑輪、及鋼絲繩國產化改造》、《砼大罐緩沖裝置及自鎖設計》、《1#放空底孔鋼襯制作安裝工藝優(yōu)化》、《放空底孔油缸吊裝工藝優(yōu)化》等多項技術獲得公司科技進步成果獎;他主編的《大型纜機運行施工工法》被評為2007年度水電四局企業(yè)工法、參與編制的《小灣水電站特高拱壩施工技術》榮獲中國水利水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2009年,劉凡武在水電四局五分局金結設備安裝項目部任職總工程師,負責大型閘門及設備安拆技術方案制定及現(xiàn)場質檢,期間主編的《向家壩纜機牽引繩更換方案優(yōu)化》、《三峽高程120m棧橋拆除施工工藝研究與應用》、《向家壩閘門提升系統(tǒng)拆除》等多項科技成果都獲得了公司科技成果進步獎,其中《三峽高程120m棧橋拆除施工工法》被評選為集團公司施工工法。
為提升個人綜合素質,他在業(yè)余時間攻讀國內外先進技術論文并備戰(zhàn)在職研究生考試。2009年,他成功考取武漢大學機械工程專業(yè)在職研究生,在校期間系統(tǒng)學習包括機械設計、工程管理、設備故障與分析在內的機械工程系列課程,為從技術性人才轉型綜合性管理人才打下了理論基礎。2012年,他結合工作實踐經驗撰寫的《大型復雜鋼結構橋拆除工藝研究》入選學院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并順利取得工程碩士學位。同年,他也榮獲2012年度水電四局“優(yōu)秀工程技術人員”。
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半。“我凡事不愿多想,但知道一個被驗證千萬次的真理——做難事必有所得。”談及過往辛碌與榮光,他一派坦然。
時序更替,華章日新,既敢為人先,那便再續(xù)征程。
兼顧各方,義不逃責
2013年,劉凡武在水電四局白鶴灘施工局首要施工設備---纜機安裝準備之際趕赴金沙江,任職纜機安裝項目部常務副經理兼總工程師。由技術崗躋身管理層,從執(zhí)行者變成決策者,身兼多職外加統(tǒng)籌協(xié)調的諸多事宜兜頭而來,讓他倍感壓力。“苦累倒不怕,主要是管著這么多人,生怕哪一步整錯了,讓大伙失望。”重擔在肩,他心知責無旁貸,已是拍案下注,便無畏前路崎嶇,勢必縱浪到底。
正值白鶴灘主壩招標前夕,項目部需在兩年內完成全部七臺高塔架纜機的施工,緊張的工期下,平均2-3個月便要實現(xiàn)一臺纜機安裝的階段目標。劉凡武在施工推進過程中不但獨立編制了相關的土建、運輸道路規(guī)劃、金屬預埋件制安及纜機安裝施工組織設計,而且著手組建施工隊伍,確保安全高效完成七臺纜機的安裝工作。彼時正是白鶴灘多風期,近百米高塔架的纜機安裝在大風天氣下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為減少施工風險及財資損失,劉凡武除了白天一直守在現(xiàn)場指揮安裝過程之外,在夜間也經常親自攀上70多米的高架,查看各錨固點、纜風繩的受力狀況,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聯(lián)系值守人員協(xié)同處理。“晚上風太大,纜機屬于高空作業(yè),要是不及時加固,剛安好的機器被風一刮就會脫落,危險自不用多說,而且大伙沒日沒夜的辛勞也白費了。”畢竟,事后的反應再迅速,也比不上未雨綢繆。此外,為規(guī)范現(xiàn)場秩序,他每日輾轉于施工前線與后方辦公區(qū),與參建單位及業(yè)主監(jiān)理溝通協(xié)調、化解矛盾,在保障項目合理運行的基礎上提升合作方滿意度。在他的帶領下,纜機系統(tǒng)的建安得以安全高效地完成,項目部因此被設備廠家評為優(yōu)秀安裝單位,并得到了業(yè)主監(jiān)理的廣泛好評。
2016年,在白鶴灘高低線拌和系統(tǒng)實施過程中,劉凡武作為主要責任人承擔整個建安項目的前期策劃、方案制定(土建、金結、設備)及施工過程控制。為搶抓進度,項目現(xiàn)場施工安全標準難免稍有疏漏,在項目被處罰款時,盡管他那時工資僅供生活之需,卻獨自承擔了大部分罰金,未讓作業(yè)員工分擔分毫。“來這里干活的這些兄弟,都為了掙口飯吃,掙的是辛苦錢。”他嘆道:“搶工難免有些細節(jié)不到位,只要保證了工友們的基本安全,標準化和文明施工就是我們管理人員的責任了,罰款理應我們承擔。”
在他的身體力行下,白鶴灘施工局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完成了4座4*4.5m³拌和系統(tǒng)及其附屬設施的施工并投產使用,創(chuàng)造了水電上的施工記錄,他亦榮獲2016年度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優(yōu)秀施工管理員”,同年獲評高級工程師職稱。
“纜機完成安裝調試那天,我們全體員工在項目部食堂聚了一次餐,也就比平時多了兩盤肉菜,大伙吃得卻比年夜飯都香。”他望向窗外遠山間的滿目蔥翠,眼底微光似倒映出了那年一群風塵仆仆的參建者擠在幾張桌子旁,在觥籌交錯間大快朵頤的場景。
時間新故相推,有人勇立潮頭,有人中流擊水,匯聚一處,便凝成了時代洪流里搏擊的后浪。
溫良恭儉,情有獨鐘
2021年,水電四局中標易縣抽蓄電站主標工程,工程施工囊括了抽蓄電站幾乎全部的施工任務,劉凡武立即服從組織安排轉戰(zhàn)易縣,擔任易蓄電站項目部副經理,全面主管項目部生產工作。他枕戈待旦,蓄勢待發(fā),向著新一輪戰(zhàn)場躍馬揚鞭。
雖熟練掌握招投標程序及各種標書編制,他仍廣泛涉獵各專業(yè)領域,以促進各技術要領與施工工序之間的交叉配合;雖對后方技術經營與前方生產協(xié)調均經驗豐富,他卻從不高己卑人,與年輕員工也以平輩相稱,在身邊同事所遇生活與工作煩難時盡己所能施以援手;雖取得碩士學位,他依舊精進不休,每日固定抽出時間閱覽一建教材、揣摩歷屆真題,并在2021年考取機電專業(yè)一級建造師……“不學就得退步呀,人還沒老,可不能這么快就落伍。”他笑道:“身邊有人陪,又不是孤軍奮戰(zhàn),有啥理由犯懶呢。”
每至入夜時分,他三樓辦公室的燈光如常亮起時,便依稀可見窗前與他相向而坐的那幀輪廓清秀的側影,兩人或是伏案攻讀或是檢索圖紙,日就月將,從無間歇。清晨朝霞初現(xiàn)時,常見二人在項目部營地后院的小壟溝間播種培苗或除草翻土,她在前日栽種南瓜的地段小心穿行,而后欣喜地招呼在一旁的他來看破土而出的新芽。他應聲走去幼苗邊,卻望著眼前的人笑彎了眼。
2009年冬,金沙江兩岸縱是林木枯黃,但她在大壩外場工作面例行安全巡查的那抹倩影,伴隨著清麗的笑靨映入他眼簾時,獨屬于二人的春天便與之俱來了。向家壩水電站的邂逅,熱忱真摯的他與溫婉嫻靜的她情投意合,兩人在神心相交后水到渠成地墜入愛河,攜手經歷兩年愛情長跑后,于2011年終成眷屬。從白鶴灘到三峽,從沂蒙到易縣,相濡以沫的11載春秋雖滄桑了音容,但夫妻二人的伉儷情深反而在時光的陳釀中愈久彌香。
你所在之處,是我傾力追尋的天涯海角。此后行經遠山長河,能常伴君側,任憑風霜雨雪,荊天棘地皆無畏。(孟令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