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我眼中的通訊“進化史”

“你爸這兩天發(fā)神經了,非要上什么老年大學,想學用手機上網。我說他,他還不聽,又軸上了!”前天,在每日例行的“請安電話”中,老媽跟我嘮叨著。

其實,老爸是那種很“古板”的人,對新鮮事物接受起來不是很容易,甚至一開始大多都是抵觸情緒??煞叛郜F(xiàn)在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機的應用實在是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工作方面,有領導、同事的微信群,在隨時溝通信息、分析學習材料。生活中,更是滲透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指尖輕輕一點,衣服就能到家;食,就更不用說了,無論是全球各地高大上的生猛海鮮,還是平日里最普通的一份外賣,手機下單、一鍵搞定。住房也早就實現(xiàn)了手機APP360度視頻看房、選房的各類功能。行方面,各種手機APP更是囊括了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公交車到站提醒、公共交通微信支付等各個領域。但這些,還不是讓老爸決心馬上學習智能手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聽病友說再過幾天,醫(yī)院掛號要完全推廣手機APP預約制度,逐步取消窗口掛號了。對于每周都要去醫(yī)院取藥的老爸來說,簡直是急上眉梢,這不,才火急火燎地非要學會使用智能手機。

回想起我小時候,家里使用最多的通訊工具就是書信了。正所謂“一封家書抵萬金?!泵棵拷拥竭h在外地的兩位姑姑寄來的掛號信,奶奶總是第一時間從郵遞員叔叔手里“搶”過信來,攥在自己手里。轉身回家就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沿著密封線剪開,一點點打開姑姑折成心形或長矩形的信箋紙。密密麻麻的小字,總是能讓奶奶瞬間化身“表情包”。只見,讀著讀著,奶奶一會兒欣喜地笑了,一會又若有所思,有時還會感慨萬千……而我,則喜歡收集姑姑信封上貼的各式郵票,雖然已經蓋章使用過了,可是但凡遇到了精美的郵票,我都會仔細地從背面蘸上水,慢慢地揭下來,然后平整地夾在厚厚的書里,仿佛嶄新的一般去珍惜。

書信的速度畢竟很慢,有了急事,家里人也會使用電報。那時發(fā)一份的電報,記得要跑到市里唯一的電報大樓去“拍電報”,十分不方便。聽媽媽說,電報是按照字數(shù)收取費用的,所以電報的內容往往都十分簡練,惜字如金。正因如此,一般情況下,不到家中遇到十分火急或者遇到重大變故,一般不會“拍電報”的,反之,一旦接到電報,必知是大事?!袄巡∥#贇w。”一封只有短短5個字的電報,卻讓我最深的一則、一則讓媽媽深夜里收拾包裹跑去火車站的電報。

我上小學放暑假的時候,家中無人,只能跟著爸爸去單位“上班”。在爸爸單位,我平生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的“電話機”。黑黑的碎料機殼,穩(wěn)穩(wěn)地“坐”在爸爸辦公桌玻璃板最顯眼的地方。拿起話筒撥號的時候,必須要將“轉盤”中0-9的數(shù)字順時針撥到右下角的小刻度上,然后“轉盤”才會像汽車方向盤“回輪”似的慢慢地“返回”原位。有幾次,我偷偷地想撥個媽媽單位的電話,幾次都沒成功,后來才知道,都是因為沒有將數(shù)字撥到位,還害得我被爸爸數(shù)落。

到了90年代,整好趕上我中考,那時中考成績首次可以通過電話查詢了。為了能早幾天知道考試成績,媽媽整整提前2個月就開始托人從電信局里要到了一個安裝家庭電話的名額,聽說當時的“初裝費”就抵上媽媽幾個月的工資收入。就這樣,我家有了第一步家庭電話,沒想到以往只能在父母單位里見到的“高級”設備,居然有一天也能“飛入尋常百姓家”了。記得媽媽對它很是“寶貝”,不僅給它訂做了一套漂亮的蕾絲花邊“衣服”,連聽筒都“穿”上了好看的“花裙子”。

也是大約那個時候,爸爸有了他的“時髦”裝備——BP機。雖然不是當時最高級的“漢顯”(漢字顯示)BP機,但小小的藍色地板屏幕,別在腰間還是神氣十足的。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人找,瞬間化身一只就能“唄唄”發(fā)聲的“電蛐蛐”。有時,家里有了急事,只聽見媽媽撥打傳呼臺電話,告訴傳呼小姐:“呼9229,給我呼10遍!”

到了90年代末,家中有人使用上了更為時髦的設備——“大哥大”。板磚似的的“身材”,現(xiàn)在看來十分笨重,但在當時它動輒上萬元的身價,對比工薪階層不過千元的月工資,“大哥大”無疑是“成功人士”的標志。它的出現(xiàn),讓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聯(lián)系變得更為方便、快捷。無需像書信那樣的漫長等待,無沒了固定電話的不可移動、不會再有看到傳呼機不?!昂魡尽?,可周圍一時間找不到電話回撥的尷尬……“大哥大”真正實現(xiàn)了移動式通訊,也成為當今我們使用的現(xiàn)代手機的鼻祖。

進入千禧年后,通訊領域完全成為了手機的天下。手機款式上,既有直板手機的簡潔,有翻蓋手機的含蓄;生產廠商方面,既有質量過硬的合資品牌,也不乏獨立自主國產品牌的冉冉升起;信號覆蓋方面,出現(xiàn)了普通的GSM網和CDMA兩種網絡手機,人們的選擇余地更大了;輸入方式上,從傳統(tǒng)的按鍵輸入,到觸屏插筆式的“妙筆生花”,滿足著不同習慣人們的需求。

智能手機出現(xiàn)的您帶雖短,但應用和發(fā)展卻十分迅猛。從前面提到的“衣食住行”到北斗導航系統(tǒng)的迅速崛起;通訊網絡從2G到5G網絡的普遍使用;微信、QQ、視頻聊天、網絡會議……在強大網絡的支持下,手機的各種功能的不斷被研發(fā)、推廣和使用,一時間仿佛找不到手機干不了的事情。通訊行業(yè)日新月異的變化,已然成為改革開放40年來影響國家、百姓生活的一件大事,更是人民享受改革碩果的最好鑒證之一。

至于電影《手機》中的經典臺詞——這那里是手機?明明是手雷?。⊥嫘χ?,不妨當成一種社會現(xiàn)象吧……

主辦單位:中國電力發(fā)展促進會  網站運營:北京中電創(chuàng)智科技有限公司    國網信通億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銷售熱線:400-007-1585
項目合作:400-007-1585 投稿:63413737 傳真:010-58689040 投稿郵箱:yaoguisheng@chinapower.com.cn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編號:京ICP證140522號 京ICP備14013100號 京公安備11010602010147號

【改革開放40年】我眼中的通訊“進化史”

作者:陳超  發(fā)布時間:2018-11-27   來源:電力網

“你爸這兩天發(fā)神經了,非要上什么老年大學,想學用手機上網。我說他,他還不聽,又軸上了!”前天,在每日例行的“請安電話”中,老媽跟我嘮叨著。

其實,老爸是那種很“古板”的人,對新鮮事物接受起來不是很容易,甚至一開始大多都是抵觸情緒。可放眼現(xiàn)在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機的應用實在是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工作方面,有領導、同事的微信群,在隨時溝通信息、分析學習材料。生活中,更是滲透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指尖輕輕一點,衣服就能到家;食,就更不用說了,無論是全球各地高大上的生猛海鮮,還是平日里最普通的一份外賣,手機下單、一鍵搞定。住房也早就實現(xiàn)了手機APP360度視頻看房、選房的各類功能。行方面,各種手機APP更是囊括了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公交車到站提醒、公共交通微信支付等各個領域。但這些,還不是讓老爸決心馬上學習智能手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聽病友說再過幾天,醫(yī)院掛號要完全推廣手機APP預約制度,逐步取消窗口掛號了。對于每周都要去醫(yī)院取藥的老爸來說,簡直是急上眉梢,這不,才火急火燎地非要學會使用智能手機。

回想起我小時候,家里使用最多的通訊工具就是書信了。正所謂“一封家書抵萬金。”每每接到遠在外地的兩位姑姑寄來的掛號信,奶奶總是第一時間從郵遞員叔叔手里“搶”過信來,攥在自己手里。轉身回家就用剪刀小心翼翼地沿著密封線剪開,一點點打開姑姑折成心形或長矩形的信箋紙。密密麻麻的小字,總是能讓奶奶瞬間化身“表情包”。只見,讀著讀著,奶奶一會兒欣喜地笑了,一會又若有所思,有時還會感慨萬千……而我,則喜歡收集姑姑信封上貼的各式郵票,雖然已經蓋章使用過了,可是但凡遇到了精美的郵票,我都會仔細地從背面蘸上水,慢慢地揭下來,然后平整地夾在厚厚的書里,仿佛嶄新的一般去珍惜。

書信的速度畢竟很慢,有了急事,家里人也會使用電報。那時發(fā)一份的電報,記得要跑到市里唯一的電報大樓去“拍電報”,十分不方便。聽媽媽說,電報是按照字數(shù)收取費用的,所以電報的內容往往都十分簡練,惜字如金。正因如此,一般情況下,不到家中遇到十分火急或者遇到重大變故,一般不會“拍電報”的,反之,一旦接到電報,必知是大事?!袄巡∥?,速歸。”一封只有短短5個字的電報,卻讓我最深的一則、一則讓媽媽深夜里收拾包裹跑去火車站的電報。

我上小學放暑假的時候,家中無人,只能跟著爸爸去單位“上班”。在爸爸單位,我平生第一次見到了傳說中的“電話機”。黑黑的碎料機殼,穩(wěn)穩(wěn)地“坐”在爸爸辦公桌玻璃板最顯眼的地方。拿起話筒撥號的時候,必須要將“轉盤”中0-9的數(shù)字順時針撥到右下角的小刻度上,然后“轉盤”才會像汽車方向盤“回輪”似的慢慢地“返回”原位。有幾次,我偷偷地想撥個媽媽單位的電話,幾次都沒成功,后來才知道,都是因為沒有將數(shù)字撥到位,還害得我被爸爸數(shù)落。

到了90年代,整好趕上我中考,那時中考成績首次可以通過電話查詢了。為了能早幾天知道考試成績,媽媽整整提前2個月就開始托人從電信局里要到了一個安裝家庭電話的名額,聽說當時的“初裝費”就抵上媽媽幾個月的工資收入。就這樣,我家有了第一步家庭電話,沒想到以往只能在父母單位里見到的“高級”設備,居然有一天也能“飛入尋常百姓家”了。記得媽媽對它很是“寶貝”,不僅給它訂做了一套漂亮的蕾絲花邊“衣服”,連聽筒都“穿”上了好看的“花裙子”。

也是大約那個時候,爸爸有了他的“時髦”裝備——BP機。雖然不是當時最高級的“漢顯”(漢字顯示)BP機,但小小的藍色地板屏幕,別在腰間還是神氣十足的。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人找,瞬間化身一只就能“唄唄”發(fā)聲的“電蛐蛐”。有時,家里有了急事,只聽見媽媽撥打傳呼臺電話,告訴傳呼小姐:“呼9229,給我呼10遍!”

到了90年代末,家中有人使用上了更為時髦的設備——“大哥大”。板磚似的的“身材”,現(xiàn)在看來十分笨重,但在當時它動輒上萬元的身價,對比工薪階層不過千元的月工資,“大哥大”無疑是“成功人士”的標志。它的出現(xiàn),讓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聯(lián)系變得更為方便、快捷。無需像書信那樣的漫長等待,無沒了固定電話的不可移動、不會再有看到傳呼機不停“呼喚”,可周圍一時間找不到電話回撥的尷尬……“大哥大”真正實現(xiàn)了移動式通訊,也成為當今我們使用的現(xiàn)代手機的鼻祖。

進入千禧年后,通訊領域完全成為了手機的天下。手機款式上,既有直板手機的簡潔,有翻蓋手機的含蓄;生產廠商方面,既有質量過硬的合資品牌,也不乏獨立自主國產品牌的冉冉升起;信號覆蓋方面,出現(xiàn)了普通的GSM網和CDMA兩種網絡手機,人們的選擇余地更大了;輸入方式上,從傳統(tǒng)的按鍵輸入,到觸屏插筆式的“妙筆生花”,滿足著不同習慣人們的需求。

智能手機出現(xiàn)的您帶雖短,但應用和發(fā)展卻十分迅猛。從前面提到的“衣食住行”到北斗導航系統(tǒng)的迅速崛起;通訊網絡從2G到5G網絡的普遍使用;微信、QQ、視頻聊天、網絡會議……在強大網絡的支持下,手機的各種功能的不斷被研發(fā)、推廣和使用,一時間仿佛找不到手機干不了的事情。通訊行業(yè)日新月異的變化,已然成為改革開放40年來影響國家、百姓生活的一件大事,更是人民享受改革碩果的最好鑒證之一。

至于電影《手機》中的經典臺詞——這那里是手機?明明是手雷??!玩笑之余,不妨當成一種社會現(xiàn)象吧……

      關鍵詞:電力, 改革開放,天津電建


稿件媒體合作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電話:010-63413737

廣告項目咨詢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電話:010-63415404

投訴監(jiān)管

  • 我們竭誠為您服務!
  • 電話:010-586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