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12日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說,該校最近成功研發(fā)出目前全球最高能量轉換效率的鈣鈦礦/單晶硅疊層太陽能電池,其能量轉換效率高達25.5%。
香港理工大學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徐星全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最近以多項創(chuàng)新技術,成功創(chuàng)下鈣鈦礦/單晶硅疊層太陽能電池能量轉換效率的最高紀錄。此項科硏成果,估計生產(chǎn)太陽能成本,可由目前的硅基太陽能電池每瓦3.9港元降至每瓦2.73港元
徐星全介紹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2009年面世時能量轉換率僅3.8%,由于鈣鈦礦材料擁有優(yōu)越的光伏效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已成為熱門的研究專題,并被視為發(fā)展高效能太陽能電池最具潛力的新興材料。世界各地科研人員都致力找出有效提升能量轉換效率的新方法,以推動可持續(xù)能源發(fā)展。
太陽光譜由不同的能量波段組成,結合多種光伏材料來制造太陽能電池,可增加電池吸收的能量。徐星全科研團隊利用此特性,配合3個創(chuàng)新方法,進一步提升電池效能:一是利用化學反應,以氧低溫鈍化程序,減少鈣鈦礦材料缺陷造成的影響;二是提升電極在長波段的透明度,使更多光能量進入鈣鈦礦電池底下的硅電池中;三是制作仿生花瓣陷光薄膜,“吸附”在太陽能電池表面,使電池捕獲更多光線。
徐星全指出,本次研究工作通過與內地高校及香港理工大學其他院系攜手合作共同完成,其中,底層硅電池設計與制造由中山大學丶順德中山大學太陽能研究院沈輝教授及其團隊負責,制作仿生花瓣陷光薄膜技術則由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制衣學系鄭子劍博士研發(fā)。
他表示,鈣鈦礦/單晶硅疊層太陽能電池可廣泛應用于包括高樓大夏外墻、鄉(xiāng)村屋頂、城市遮蔭廊橋等建筑整合太陽能領域,其科研團隊今后將繼續(xù)致力提升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進一步發(fā)展大面積的鈣鈦礦/硅疊層電池,并重點解決材料穩(wěn)定性問題,以推動這項科研成果盡快推向市場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