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末,浙江省工業(yè)化進程加速,農業(yè)生產條件全面改善,社會用電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由于供電設備及建設資金匱乏等原因,電力建設尤其是山區(qū)及偏遠農村電力建設難度極大。
20世紀70年代,在嵊縣(今嵊州市),一群電力工作者通過改造設備、采用單相供電的方法降低成本,找到了適宜山區(qū)實際的電力建設方案,用單相供電方式解決了當時這些地區(qū)的農田灌溉、農副業(yè)加工和農村照明用電等問題,給山區(qū)居民帶去光明。
從三根電線到一根電線
1970年6月,嵊縣電機廠副廠長陳文奎帶著精心準備的材料,獨自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
從嵊縣出發(fā),坐汽車,轉火車,換乘電車,一路走走停停,離北京越近,陳文奎的內心就越發(fā)不平靜——他的目的地是中南海。
1970年6月18日,周恩來、李先念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國務院小禮堂接見了全國電力工業(yè)增產節(jié)約會議等會議的代表。陳文奎作為代表之一,介紹了嵊縣實行單相供電的原理及情況。周恩來總理聽后笑著鼓勵道:“技術前進是沒有止境的?!?/p>
對千里之外正埋頭苦干、開展單相供電試驗及線路改造的電力工人來說,這句話給予了莫大的激勵。
單相供電,簡而言之就是將原本由A、B、C三相的三根電線送電的方式改成由一根電線送電,在資金、材料匱乏的背景下可以減少導線的使用、簡化變壓器等電氣設備,用材節(jié)省、結構輕小、成本低廉,且運行維護方便,適于在當時的山區(qū)農村推廣。
1968年,嵊縣實施單相供電試驗并取得成功,并于20世紀70年代進一步在山區(qū)推廣應用。在資金、設備、物資匱乏,絕大多數(shù)農村無電的歷史條件下,單相供電對于當時發(fā)展電力事業(yè)及助推山區(qū)農業(yè)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一做法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肯定?!度嗣袢請蟆吩?970年7月19日在重要版面刊發(fā)長篇通訊,報道這一創(chuàng)新做法。
從這座山頭到那座山頭
1968年,嵊縣除了城區(qū),大部分山區(qū)農村還沒有電,特別是偏遠貧困山區(qū),廣大農民還靠點煤油燈照明,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和農業(yè)生產。為此,嵊縣電力公司在省機械科學研究所、水利部農電局等有關單位的指導下,開展單相供電試驗并取得成功。
雖然試驗成功了,但單相供電采用了進口的單相變壓器。若想在農村山區(qū)推廣,必須先解決單相變壓器的自主生產制造難題。
唐玉全作為當時嵊縣電力公司唯一的大學畢業(yè)生,協(xié)同技術人員尹在余、汪金銓、劉一飛等人扛起了這個重擔。他們在電修車間里不斷試驗、修改、再試驗,不眠不休地奮戰(zhàn)了好幾個夜晚。最終,在嵊縣電機廠的支持參與下,他們聯(lián)合省機科所、寧波變壓器廠共同研制出1臺單相干式15千伏安配電變壓器,并在上東區(qū)小柏公社土塊大隊投入試運行。
1968年9月16日,嵊縣電力公司在土塊大隊成功開展三相電動機單相運行試驗,供負荷7千瓦的大隊加工廠生產用電。同年10月10日,嵊縣里東區(qū)幸福公社立新大隊排灌站作為新試驗點投入運行。該排灌站架設單相線路1.6千米,安裝15千伏安變壓器1臺,可灌溉4千米范圍內9個大隊的200余畝水田,并為大隊農副產品加工提供電源。
兩個試驗點相繼試驗成功后,1970年,嵊縣繼續(xù)擴大單相供電試驗范圍,建成里東單相供電試驗區(qū),使里東區(qū)4個公社43%的大隊實現(xiàn)電力灌溉和電力制茶生產。
單相變壓器的順利投產掃清了單相供電向山區(qū)延伸的障礙,單相線路迅速向山區(qū)鋪開。
1971年,單相線路架設至新山公社,需跨越南山水庫尾部,兩山之間跨度為660米。沒有運輸車輛,大伙肩扛手提,鞋子磨破了,肩頭勒腫了;沒有材料,就把退役的7米高水泥桿剖開再利用。他們摸黑收工回到電管站,沒有下飯菜,用筷子蘸鹽也能吃下兩大碗米飯,還樂呵呵地美其名曰“筍干蘸白糖”。
當時嵊縣電力公司共有員工108名。大家因陋就簡,因地制宜,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資金、材料、技術和經驗不足等各種實際困難,共參與研發(fā)發(fā)電設備4種、變壓器3種、電動機4種,并在山區(qū)農村廣泛試點應用。
在發(fā)展中完成“歷史使命”
1971年,單相電架到了位于上東山區(qū)的下王鎮(zhèn)樟家田村。燈泡點亮的瞬間,村民們歡呼起來,巨大的歡呼聲在茶山竹海間回蕩。屋里通電了,村民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觸碰白熾燈燈泡,一臉新奇與歡喜。
至1976年,嵊縣全縣共建10千伏單相線路480.4千米,全縣92%的農戶用上了電,低壓電網遍及全縣農村。1979年,嵊縣電力公司成立線損管理領導小組,夯實山區(qū)供電基礎,提升供電可靠性。
20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快速發(fā)展和電網科技不斷進步,單相線路在供電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已不能適應生產、技術發(fā)展的需要,嵊縣山區(qū)電力線路于1983年起逐步改回三相供電。
1993年,當時僅有177戶的樟家田村雖有近千畝梯田,但因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村級經濟單一薄弱,還是個“窮山窠”。有些村民因距離村級變壓器太遠,連生活用電也成了問題。樟家田村村支部書記、嵊縣電力公司退休員工陳建苗積極推動樟家田村三相線路改造。供電穩(wěn)定了,村民用上了碾米機,制茶也有了柴電混用機。1998年,村里的茶葉加工戶陳仁燦購買了柴電混用的輝白茶機,實現(xiàn)了制茶設備和工藝的變革,茶的質量和產量顯著提升,村民增收有了途徑。
1997年,嵊州市人民政府把“改善山區(qū)條件,改造單相線路100千米”列為當年全市十大實事工程之一。1997年12月28日,嵊州市電力公司提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務,單相供電完成了歷史使命,退出了歷史舞臺。
?。ㄕ憬B興供電公司供圖)
評論